搜索
标题
摘要
内容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组织架构
公司定位
发展战略
投资策略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大事记
业务领域
投资业务
基金管理业务
融资租赁业务
保理业务
资产管理业务
投资企业
广花基金
广花资产
花都商业保理
走进花都
花都概况
花都经济
交通网络
图览花都
走进花都视频
加入我们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资加速布局 金融业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新闻中心
外资加速布局 金融业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来源:
经济参考报
|
作者:
经济参考报
|
发布时间:
2021-02-18
|
3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1年开年,外资加速布局中国金融市场,保险、支付、证券等业务领域取得多点突破。其中,保险业作为金融业开放“排头兵”动作不断,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近日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此外,今年以来有10余家外资机构提交了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审批,远超去年同期。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债券托管量大幅增长,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26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记者获悉,下一步,金融开放红利还将加快释放,资本项目双向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推进。与此同时,开放政策将加快先行先试,相关部门将研究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对外开放试点,支持北京“两区”建设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开放创新。
外资抢滩中国金融市场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1年开年外资机构纷纷加快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
作为金融业开放“排头兵”,保险业动作不断。2月5日,中德安联人寿在保险业协会披露股东变更信息,称中方股东中信信托拟将所持中德安联人寿49%股权全部转让给外方股东安联(中国)控股。1月25日,安联(中国)控股旗下的德国安联保险资管也获批筹建,标志着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正式进入我国保险资管市场。1月27日,华泰保险集团重要股东君正集团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君正化工向安达天平转让持有的华泰保险约15.3068%股权的交易已经全部交割完毕。
支付方面,1月美国支付机构PayPal在华全资子公司美银宝全资控股了持牌支付机构国付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PayPal也成为首个进入中国支付市场的外资支付机构。
中国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也获得外资青睐。自去年末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新规正式实施以来,各路境外机构开始密集提交相关资格申请。证监会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来已经有10余家外资机构提交了《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审批》。
中央结算公司最新发布的1月债券托管量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债券托管量大幅增长,1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为30567.75亿元,同比上涨62.09%,相较上年末上涨5.96%。这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第26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金融开放红利加速释放
记者获悉,开年以来,央行、外汇局等部门密集部署,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推进。下一步,金融开放红利仍将加速释放。
2月8日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提高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使用中的便利化程度。此前召开的2021年央行工作会议提到,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继续推动金融市场高质量双向开放。促进本外币、离岸在岸市场的良性协调发展。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日前在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外汇局将会持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将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双向开放。例如,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继续推进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扩大QDLP试点范围。完善QDLP投资报告制度,健全常态化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发放,并持续推进外债登记管理改革,完善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债券资金管理。
“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具有重大意义,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助力。”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除了资本项目有序开放外,我国已基本放开金融业对外资管制。当前金融业还需在服务能力和开展国际竞争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特别是与国际市场和监管规则相衔接。加快资本项目开放力度,实现国内外资本跨境自由流动。
此外,区域开放创新将加快推进,金融开放政策将在部分区域先行先试。王春英表示,将研究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对外开放试点,支持北京“两区”建设,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区域的改革开放。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和创新。
增强系统防风险能力
专家指出,随着开放红利释放,资本流动加快,应同步强化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增强金融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
范若滢指出,考虑到资本所具备的顺周期性特征,在推进金融开放过程中容易出现超调的大进大出的资本流动。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步伐加速推进,跨境资本流动规模逐步上升,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更为频繁、规模更大,可能带来人民币汇率过度波动,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刘向东也表示,跨境资本加快流动将会对金融系统造成冲击,特别是短期热钱的流进流出会造成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此要严格监控热钱的流动方向,谨防单边波动冲击金融系统。
范若滢建议,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建立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综合运用政策工具调节跨境资金流动。同时,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做好贸易、投资背景审查,市场剧烈波动时酌情限制资本流出渠道,防控短期跨境资本的异常流动。此外,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与其他涉外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提升管控合力。
“随着金融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风险防控能力也需要跟进提升。目前我国的短板在于风险防范体系尚不健全,相关法律监管体制略显滞后,亟待进一步深化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刘向东说。他建议,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加强金融系统能力建设,包括利用自贸试验区等开展压力测试,利用金融科技加大风险识别预警,探索“沙盒监管”等做法,不断提升金融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
上一篇:
实体经济强势回暖 需求旺盛信贷“开门红”
下一篇:
广东160家上市企业 去年净利润增幅超50%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大事记